本帖最后由 风信子 于 2017-6-10 17:23 编辑
在当今中国,卓伟是个“令整个娱乐圈都颤抖的男人”。但也有人说,卓伟其实是靠娱乐圈为生的人,没有娱乐圈,他只是韩炳江,不是卓伟。 
2014年,“文章出轨姚笛事件”让卓伟一战成名,此后他便如“娱乐圈纪委书记”般存在。 上个月,卓伟爆出白百何出轨,引发轩然大波;近日,又曝出印小天骗婚门事件…… 
虽然大家津津乐道于他所爆的各种八卦,但在娱乐圈,恨他的人远比过爱他的人多得多! 事实上,这些年被卓伟的爆料而断送前程的明星大有人在,但让人诧异的是,竟然没有一个人敢和卓伟正面交锋。 俗话说得好,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这不,就在6月7日,卓伟就被封杀了!他掌管的“风行工作室官微”、“全明星探”、“中国第一狗仔卓伟”等知名引流大号也被关闭和封号。 至此,“周一见”以后可能不太容易了。那么,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全网围剿 卓伟、赵五儿等60个八卦账号遭封杀 6月7日,对众多娱乐狗仔与八卦营销号来说可能是一个会被载入史册的黑色星期三。 下午15:00左右,据微博平台网友爆料,@中国第一狗仔卓伟@名侦探赵五儿等一众八卦账号的搜索内容突然显示空白,疑遭微博平台封号。 根据随后的央视新闻报道,下午北京市网信办约谈微博、今日头条、腾讯、一点资讯、优酷、网易、百度等内容平台,责令其“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渲染演艺明星绯闻隐私、炒作明星炫富享乐、低俗媚俗之风等问题”。显示此次风波可能源自监管部门和政策要求。 下午16:57,新浪微博官方账号“微博管理员”正式发布《关于关闭炒作低俗追星账号的公告》,证实对@中国第一狗仔卓伟 @名侦探赵五儿 @狗仔大圣 @八卦_我实在是太CJ了 @八卦兔区每日爆料等19个“存在严重编造传播谣言、诋毁他人名誉”的追星账号进行了关闭和封号处理。与此同时,今日头条等其他内容平台上的相关八卦账号也被封禁。目前,微博上已搜不到这些账号,所有内容也几乎都被清空。 
从知名度上来看,此次被封号的诸多账号,中国第一狗仔卓伟的粉丝量711万,全明星探的粉丝量226万,名侦探赵五儿的粉丝量在122万,狗仔大圣的粉丝量35万等,都可以称得上是娱乐八卦圈的头部账号。 这些曾经依靠内容平台流量红利迅速赢得名与利,同时引发过多次社会热点讨论的八卦账号,一度在微博以及其他社交媒体上,构建了一个“八卦”产业链。而今,这个初生行业在政策与平台层面的“降维打击”下,俨然集体坍塌。 网信办重拳出击是突发管理还是早有预谋? 对于微博八卦账号的关闭,表面来看,事发突然,但其实这一切早有伏笔,娱乐大号熙熙攘攘的吵闹场面早就被监管层“盯”上。 5月18日,《人民日报》17版刊发的《别让“八卦”太喧嚣》一文,直接把矛头对准媒体,文中批评:“如此‘用功’,背后的驱动是点击率、阅读量所兑现的经济利益”。并提醒公共媒体承担起守望社会风气的责任,对隐私、八卦“拿出应有的姿态,给予正确的引导”,不要被点击率与流量经济裹挟,为其提供“卖丑”平台。 当时,该文被同步推送到了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微博底下就有网友评论戏称“卓伟说你呢”,没想一语成谶。 
同时也有网友从中看出了监管层整顿娱乐八卦新闻环境的决心。 
这种预感或许是正确的。5月初,网信办接连发布了第1号和第2号令,分别公布了新的规定,即《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与《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行政执法程序规定》,规定6月1日正式实施。 6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利用网络从事侵害他人名誉、隐私、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等活动,网络运营者应当加强对其用户发布的信息的管理,发现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该信息,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防止信息扩散,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相同步,广电总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视听节目创作播出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娱乐报道要崇德尚艺,绝不能以炒作绯闻丑闻隐私劣迹为噱头博取点击率”。 这次新规被自媒体成为“史上最严”规定,对无新闻许可证的自媒体新闻发布条件更加严格,新闻内容的监察限制也越发多样。有业界人士说,这或许预示着自媒体野蛮生长的时代正式结束了。 而这次卓伟、赵五儿等狗仔微博账号被停闭,或许正标志着监管层的政策正式落地。 八卦账号遭封杀,究竟动了哪些人的“奶酪”? 近几年,在资讯移动化的大潮中,碎片化且自带吸睛效果的娱乐内容快速发展。一方面,用户对于此类内容的需求量巨大。另一方面,在几大社交和资讯平台发展的前期,娱乐、搞笑等内容往往最容易吸引流量,在推动用户增长上效果明显。 这一情况清晰地体现于几大平台(比如微信、今日头条和微博)用户的内容消费习惯中。从今日头条2016年各类移动资讯的占比来看,娱乐类资讯占比遥遥领先,占平台总量接近70%。在微信和微博上,用户对于娱乐类资讯的占比也是最高的。 
|